随着京东的入场,原本竞争非常激烈的无人零售业态掀起了新一轮较量。京东将怎么样才能解决当下无人便利店“高成本、落地难”这些痛点呢?
】随着京东的入场,原本竞争非常激烈的无人零售业态掀起了新一轮较量。但与其是否会加速行业洗牌相比,外界更关心的,莫过于京东怎么样才能解决当下无人便利店“高成本、落地难”这些实实在在的痛点。
自阿里巴巴2017年7月推出“无人店”淘咖啡后,其将大规模整合线下的声音便不绝于耳。现实却是,淘咖啡尚处实验阶段;而3月便计划面世的Amazon Go,也因多项技术瓶颈而被迫推迟无人零售的商业推广之路依然维艰。
近期,电商巨头京东有了更为积极的动作:推出“无人版”京东便利店及无人超市,计划让这一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新业态,真正走向市场。
随着京东的入场,原本竞争非常激烈的无人零售业态掀起了新一轮较量。但与其是否会加速行业洗牌相比,外界更关心的,莫过于京东怎么样才能解决当下无人便利店“高成本、落地难”这些实实在在的痛点。
记者近期参观这家位于京东总部的京东无人便利店时发现,外表上其与市面无人便利店并无二致,注册后通过门口人脸识别认证即可进入。在这个总面积约四十平方米的空间内,陈列着数百个SKU的商品,可满足京东员工的日常所需,由京东商城新通路事业部负责运营。
“除向员工开放外,京东无人便利店实验,旨在输出一套可模块化组装的门店解决方案,完成对现有门店的智能化改造。”京东集团副总裁、AI与大数据部负责人翁志向记者介绍:该方案名为“D-MART”,其中包含的智能货架、智能感知摄像头、智能称重结算台等,都可灵活组合,在便利店、超市、加油站、机场等多个场景找到应用点。
实体零售主们感兴趣的,当属京东“智能结算台”取代现有超市中的人工结算台、蔬菜水果区电子秤的应用价值。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有望为实体零售经营者省下一笔不小的人工成本。
目前“智能结算”设备的使用场景,主要定位于大型超市门店的生鲜结算、自助餐厅结算、库房出库管理和便利店应用等。仅以生鲜结算而言,以往在大型商超的生鲜区经常要排起长队,即便是一些无人值守的自动称重台,也需要用户先在设备上选择购买的商品类别,才能称重和打签。而京东智能称重结算台则集成了商品识别和打签两项功能。
“这台设备来自京东自研视觉识别技术,下方共有四个摄像头,通过图像可以迅速识别消费者手里的商品信息,结合重力感应装置确认商品重量和价格,自动完成结账,避免了排长队现象。”京东AI与大数据部感知识别研发总监陈宇和记者说:“称重台本身的造价并不高,增加的改造成本主要是摄像头、智能传感器等硬件支出,整体算下来只比传统称重台高出5%-10%。”
更为重要的是,图像识别所产生的数据,能为店中广告牌服务进而为店主开拓一项新的收入来源。
陈宇解释,广告牌通过感知到的顾客信息,结合京东大数据为顾客提供商品推荐;而无论在“无人店”还是在京东便利店中,店主只需通过线上领取任务成为品牌商的广告展示平台,就可让店内的墙面、立柱、货架和收银等区域,充当起品牌商智能广告牌的展示载体,并向其收取一定的费用。
但与其他造价昂贵的无人店不同,京东兼具扫脸进店、用户画像及投放广告的“智能广告牌”,成本相当于一部几千元的中档手机,传统中小零售店主都能承受。
宏观地看,京东落地线下门店过程中,恰在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迅速占领市场。这也是京东商城新通路事业部仅用半年时间,迅速将京东便利店推向全国的原因之一大化减少实体店铺经营者的前期投入成本。
而刘强东对新通路发展的重视程度亦不言而喻。早在2017年4月,他便提出“未来五年,京东要在全国建设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的布局。
通常情况下,传统B2B平台会要求实体店铺至少购买一支扫码枪、一台智能收银台,才能实现进销存在线管理。而京东的办法更为巧妙,把进销存系统做进“掌柜宝”进货App中,商家通过智能手机扫描商品二维码就能录入实际上,京东此举是在以简洁、易用、廉价的方式,为更多“夫妻老婆店”提供更接地气、经济实惠的技术解决方案。
都无人化了,“人”干嘛去?要知道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小店,多为夫妻经营,减少人力成本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并不直接。
对此京东商城新通路事业部市场营销部总经理王征曾向媒体透露:目前京东新通路事业部不仅是为店主供货那么简单,而是要让小店充当一个载体,导入代收(送)包裹、社区维修等多项服务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店主通过增加更多不占物理面积的服务项目,既可提高线下店坪效以增加盈利点,还能为自己的店面带来客流量。
“减少店员,似乎可降低商品成本,但技术的投入也让这部分成本降低变得不那么明显。”北京晖邑零售管理咨询公司咨询师刘晖和记者说:采用RFID技术的“缤果盒子”,目前货品单价普遍高于传统便利店,便是技术费用高过人力成本的例证。
但他亦认为随技术的演进,这些都将不是问题。如目前国内已研制出成本只有0.2元的相对廉价的RFID标签(市场价为0.4元),未来将大幅度降低无人店的固定技术费用;而无人机送货、大数据调货等技术的不断引入,未来也将进一步冲抵无人便利店的高成本支出。
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上涌现的无人便利店,似乎都在谈黑科技,却并未在人脸识别、扫码支付等研发技术上拉开实质性差距“无人化”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
对此京东的做法是,将京东D-MART多模块组合,广泛落地到无人零售场景中去,帮助商家实现“知人”“知货”“知场景”。
以“智能货架”为例,它能有效完成商品的识别和管理,店主甚至无需在场,就能远程实现“知人”“知货”。
原来,该货架内置了重力传感器,可通过重量变化感知商品的变化;智能摄像头则可协助商家进一步确认顾客拿的是什么、拿了多少;后结合“京东支付”研发的电子价签及价签云系统,智能货架就能完成“补货提醒、陈列监管、价格管理”等多项功能。
“有了智能货架,店主除了补货上架、整理陈列外,其他时间几乎无需到店,一个人就能完成门店管理。”陈宇说,同时在所有货价底部还设有智能传感器,顾客在货架前拿走商品后,都将触发智能感应器及人脸识别摄像头,后台同步记录用户ID和商品ID,实现“人货绑定”。“这既方便了顾客了解商品生产日期和成分构成等,也能协助商家据此分析出顾客购买偏好,适时作商品结构调整。”
此外,当顾客在挑选商品时把不需要的商品放回时摆错了位置,系统就会在结算前提醒顾客将商品摆回原位。
陈宇说,门店安装的感知摄像头,可实时监控店内顾客的行走轨迹并生成热力图,让店主直观了解到各货架的客流密度情况,为运营人员选品、理货提供数据化参考。
“数据显示,中国用户有80%-90%用户是右手习惯,当用户站在一个货架前,右边位置和左边位置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通过热力图就可为商家提供这种数据服务,协助他们更好地陈列商品。”陈宇如是向记者解释热力图的效用。
记者在参观中发现,京东无人便利店门口也安装了两只摄像头。但并非普通监控,而是要实时采集客流数据,通过一系列分析用户年龄和性别等属性,形成店内外流量转化模型,为线下精细运营提供数据支持,实现“知场景”。京东称该项服务为“流量漏斗”。
举例来说,在一个门店周边主要是二三十岁的女性群体,但进店的只有20%,这就说明店内选品、调性等不适合这个群体。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后,门店就可基于数据,不断对选品、装修、服务等做出调整与改进,终达到吸引目标人群进店的目的。而投入成本,仅包括一个普通摄像头和常规的网络开销。
事实上,京东“流量漏斗”与Amazon Go自动化便利商店颇为相似。当用户走进商店后,只需登陆Amazon Go,店内布满的相机、麦克风便会自动启动,及时了解用户在哪些商品处停留,对哪些商品更感兴趣,同时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
看到这里,你或许感觉京东无人便利店的场景体验展示,更像一场技术秀。其高举高打的无人化改革之举,是否会如外界说的“只是看上去很美”?
互联网专家刘兴亮认为,“无人化”终将渗透到未来行业的方方面面。人口红利渐失,让很多岗位都可慢慢用机器替代。以一个24小时便利店为例,轮班制、少三名员工、每人工资按4000元/月,一个月的固定支出就高达12000/月。工资外还附带员工招聘、社保、离职管理等一连串问题。
“目前便利店刚上手店员的流动性很大。相比之下,机器就简单了很多,这也是很多企业之所以对AI改造自身工作场景热切盼望的原因京东D-MART门店解决方案,无疑为传统零售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更多可能。”他如是评价。
毫无疑问,未来的无人零售将从原来的场、货、人变为人、货、场,一切都围绕“人”来展开。这决定了无人便利店不会限于狭窄拥挤的空间,还代表了一个新的零售入口,背后将触及更大的市场。想必这才是京东等无人店业态的大想象力所在。
凡本站注明“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方式;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