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联系姓名:
联系电话:
经营模式:
消费品 家居用品

农业部门当起红娘拉拢菜农和超市

更新时间: 2023-12-18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详情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产品生产者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

  爱心大蒜的事,相信你还有印象,当时万把斤大蒜,面临着烂在田里的风险。通过本报的吆喝,市义工联合会的帮忙以及市民的响应,大蒜终于卖光。可不是每一种菜都像大蒜这么幸运。“菜事”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怎样把菜卖好,这样的一个问题,农业部门也在思考。最近有个思路,要闯闯“农超对接”这条路。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产品生产者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

  日前,市农业局把菜农和商家请到一起,谈谈合作卖菜的事。你说说要求,我表我的态度,从现场的火热程度来看,这事,有戏。

  据统计,我市蔬菜的播种面积为11万亩,年产量13万吨,产值4.3亿元,有着2万多菜农,以及4000多从事蔬菜流通、贩卖的人员。水果的种植培养面积为5.5万亩,年产量为3.5万吨。

  据市农业局经济特产站副站长黄定国介绍,蔬菜市场有着不稳定的特点,菜俏的时候供不应求,可一旦压起来,就真的没什么办法对付。“就拿芹菜来说,前段时间,跌到每斤3毛钱,菜农都不愿意去地里拔菜了。因为这个价钱,支付人工费都不够”。

  现在市面上在卖的番茄、茄子、辣椒,大多数都要从海南、福建等地拉来的,本地的这几类蔬菜要到6月中旬才会集中上市。那时,一些大户还可以把蔬菜拉到外地去卖,可是规模较小的农户,几百斤,拉出去卖,运费高,不合算,只能把菜扔掉。

  黄定国说,蔬菜上市的时机很重要,如果能用一些技术手法,提早或者延迟上市,避开集中上市期,或者一开始就多种一些品种,滞销的问题就不会这么突出。

  可现状是,菜农零打碎敲,不仅没有组织生产、科学布种,还常常一哄而上。菜地里的菜命运如何?有时候就像一场赌局,运气好就能赶上好行情;运气不好,就只能烂在田里。

  种植劳累,还要担心销路,菜农种菜不容易,但他们却不见得获取了最优利润。以青菜为例,菜农出手通常为每斤5毛,但是摆到菜市场或者超市,价钱就是每斤2元。一个流程下来,身价看涨,捞走可观利润的是身处菜农和老百姓中间的蔬菜贩卖商。对于菜农来说,这个困局很难打破,因为蔬菜贩卖商掌握了销售途径,在价格上,菜农失去了主动权。

  “因此,我们想较大规模地走走农超对接这条路。农超对接,首先是减少了中间环节,这可以让蔬菜更新鲜更便宜地送到市民的餐桌上。另外,通过农超对接,指引菜农科学生产,甚至是精确地按需生产,以此最大限度地避免滞销。”市农业局产业科相关负责人说。

  4月11日,12家农产品合作社、大户的掌门人应市农业局的邀请,来到市经济特产站开会,坐在同一张会议桌旁的,还有市一百超市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农超两方这样的见面,还是第一次,现场可以用4个字形容:火花四溅。

  一百超市有74家直营店,其中有20来家经营生鲜。放手做农超对接是去年年底才开始着手做的事,不过,崭新的领地慢慢的开始展现潜力。

  “我们跟市善明蔬菜专业合作社拿的千头菜卖得相当好,菜一摆到超市的货架上,销量增长幅度在200%以上。”一百超市相关负责人说,这次的尝试让他们相当看好来自本地的新鲜蔬菜。如今,本地鸭蛋以及淀荡畈的大米都已经在一百超市的货架上站稳了一席之地。

  “首先最直观的体现在新鲜度上。本地蔬菜,从采摘到上架,路途近,时间短,新鲜度是外地运过来的蔬菜无法相提并论的。另外,种植基地就在本地,我们大家可以随时实地去看,质量更放心。最后,省去中间环节,价格上应该能更低一些。”一百超市有关负责人的发言,也说到了种植大户的心坎里。

  而对超市来说,还有一点或许更具有战略意义,那就是运用物美价廉的生鲜区来吸引顾客,“我们很早就看到了这点,有生鲜区的直营店跟没有生鲜区的直营店,客流量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早市。搞好农超对接,竖好生鲜区的招牌,一定能吸引很多的顾客,带动别的产品的销量”。

  最后,一百超市也抛出了一些合作细则,涉及对合作社和种植户的要求、对产品的要求、对价格的期待以及账目结算方式等。

  在座的菜农仔仔细细地听完了超市一方的发言,市高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茅天钧首先亮了亮本地蔬菜的优势。

  茅天钧说,他的基地就在诸暨,菜就种在地里,明明白白看得见,一个批次的菜往往要多方检测,而且所有的检测结果都能在网上查到,“这是外地蔬菜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我们的菜就是质量有保证,不怕任何一方的检测。消费者可以完全放心,经销商也一样能放心”。

  诸暨善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楼菊平说,一百超市提到的千头菜就是她家的产品。当时,她的千头菜比超市原先在卖的价格要高,但是,两批菜一对比,超市还是拿了她的菜,而且创下了不俗的销售额。

  “这桩事体,绝对好办的。”爱心大蒜的主人、江藻镇山汀村的蔬菜大户王陈武迫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他说,虽然入行时间不长,可研究并不浅。“现在菜农种点菜,卖点菜都相当不容易。如果能跟超市签约,卖菜肯定要省心多了。先说好要什么,要多少,送到哪里,我一辆车就能挨个给送过去。而且从采摘到销售,时间很短,菜不新鲜都难。”王陈武说,除此之外,他最看中的超市的阵地能助他打响品牌,“我的计划是,有朝一日,超市能开设一个专区,挂上我的招牌,专门卖我的蔬菜水果”。

  “菜农提供的农副产品价格要小于等于该农产品向其他销售方供应的市场基价。”会上,超市方的这条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价格的讨论。

  有菜农提出疑问,既然超市要的是有质量保证的、新鲜的、干净的甚至是有包装的,那么价钱应该有所提高。

  “现在的老百姓生活条件好,有的人就是要买精品。我的想法是,超市蔬菜也分区卖,精品一区,一般的一区。顾客按需挑选。”有菜农提出了建议。

  一百超市负责人听了后表示,这个建议可优先考虑,但是菜农也要看到,超市有很多特别的措施,比如促销、比如赠送返券。如果菜农遇到某一批产品滞销,可以与超市联手,推出促销等吸引顾客的活动,扭转滞销的势头。

  这一优点显然又让菜农很心动,而有人已经尝过促销的威力。菲菲专业合作社的杨菲菲介绍说,去年,红提行情不妙,最后对接了超市,用的手法就是促销,一天创造了3吨的销量,红提顺利卖出。

  交流结束,几份农超对接供销协议意向书被抢着签名,一百超市相关负责人的名片也被抢完。他们说,会后要逐步联系,看看基地,谈谈细节。

  日前,记者前往东和乡,到海拔500米的山顶小村——上梧岗村,那里有一个高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就是参加过接头会的茅天均。他说,合作社是从2005年开始办起的,现在,他的手中有160亩地,100多农户。

  合作社的主流产品是黄瓜、长豇豆、南瓜和四季豆。每年的7月至9月是业务最繁忙的时期,这3个月里,茅天均的妻子经常是彻夜不眠,把菜农手中的菜集中起来,检验合格后,再送往农贸市场。茅天均则是整一个流程的指导,从购买菜子到哪块地种哪个品种,都要统一筹谋。

  65岁的茅志千跟着茅天均种菜已经有3年,他有近3亩土地,种菜每年给他带去的收益是6000元左右。他说,菜子是合作社发的,地是合作社翻的,农药是合作社领的,有什么病虫害合作社也会来看,最后,菜也是合作社负责卖。“只要按要求把菜种好,其他的都不用操心。”茅志千说。

  “菜农把菜种下去的时候,我们就把收购价定了,销不销得掉就是我们的事,对菜农来说是旱涝保收的。”茅天均说,如果对接超市,对合作社、对菜农都是一个好的机会,“我们的菜我有信心,摆到超市也一定会受欢迎”。

  爱心大蒜的主人王陈武在江藻镇山汀村“圈”了100亩地,准备进军蔬菜界。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他从服装生意人转型成了菜农。这位新手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规划,他聘了一位果蔬专家和8位村民在他的基地工作。60亩大棚里种着黄瓜、茄子、番茄、玉米及丝瓜等。

  “爱心大蒜卖得比较成功,最近我的土豆卖得也不错。”王陈武说,他看到一些散户卖点菜很不容易,面对压价,只好顺从,否则就有滞销的危险。他的想法是,打响自己的品牌,然后把附近的散户慢慢吸收进来,统一种植,统一销售。

  “你们看,我基地附近冷库也开始造了,有150立方米。有了冷库,遇到滞销,就可以挡上一阵。”王陈武指着基地附近的一处建筑说,这次如果能顺利对接超市,一定能让他的梦想早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