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链物流迎来快速地发展期。
一、冷链物流迎来快速地发展期,预计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0亿元
2022年发布的《关于快速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中指出要从两方面加快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一是优化枢纽港站冷链设施布局。结合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建设,依托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和主要销区所在地货物运输枢纽、主要港口、铁路物流基地、枢纽机场,统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推动铁路专用线进入物流园区、港口码头,完善干支衔接、区域分拨、仓储配送等冷链运输服务功能,提升冷链运输支撑保障能力。
二是完善产销冷链运输设施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县级物流中心和乡镇运输服务站拓展冷链物流服务功能,为农产品产地预冷、冷藏保鲜、移动仓储、低温分拣等设施设备提供运营场所,改善农产品产地“最初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条件。
从冷库建设规模来看,在2015年国家层面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的要求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2021年我国冷库容量同比增长6%。
2016—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总额与需求总量持续增长。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总额达4184亿元,同比增长9.2%,冷链物流需求量开始上涨至2.75亿吨,同比增长3.8%。根据中冷联盟测算,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0亿元。
近三年,国家出台多项冷链物流利好政策,着重关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冷链物流网络、技术提升等方面,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明了新格局下的发展趋势,是新时期发展的行动指南。
根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新成立冷链企业11938家,2021年新成立9005家,2022年前几个月新成立的冷链企业也已达到3805家,较2019年之前数据早已翻番。从数据上看,冷链物流热度不断攀升,未来发展空间良好。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仍处于发展阶段,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存在冷链流通率偏低、损耗偏大、成本比较高等短板,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我国已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现代农业、食品制造业、医药产业、服务业全面升级,对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日渐增长。“十四五”时期随着城镇和乡村居民消费结构一直在升级,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加速释放,为冷链物流提高供给水平、适配新型消费、加快规模扩张奠定坚实基础,创造广阔空间。
冷链产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我国冷链物流“断链”“伪冷链”等问题突出,与此相关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较多,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冷链物流承担着保障疫苗安全配送和食品稳定供应的艰巨任务,要求提高冷链物流专业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完善全程追溯体系,更好满足城镇和乡村居民消费安全需要。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推广,有效赋能冷链物流各领域、各环节,加快设施装备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步伐,提高信息实时采集、动态监测效率,为实现冷链物流全链条温度可控、过程可视、源头可溯,提升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一体化运作和精准管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促进冷链物流业态模式创新和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特别是深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将逐步优化区域供应链环境,有效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化与相关国家贸易往来,扩大食品进出口规模,推动国内国际冷链物流标准接轨,借鉴推广先进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冷链物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疫情政策转变后,进出口额将有望得到提升。
冷链物流仓储、运输等环节能耗水平较高,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面临规模扩张和碳排放控制的突出矛盾,迫切地需要优化用能结构,加强绿色节能设施设备、技术工艺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包装减量化和循环使用,提高运行组织效率和集约化发展水平,加快减排降耗和低碳转型步伐,推进冷链物流运输结构调整,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前景看好、各级政策驱动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冷链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升温,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将逐步趋于稳定,冷链设施建设速度将从近几年的快速地增长逐步回归稳定增长。发展重点将从冷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中心环节的冷链设施建设向前端产后预冷、加工、冷藏和后端配送、零售、消费等环节延伸,从单纯的冷库仓储和冷链交易向中央厨房、城市配送及以冷链物流为核心功能的产业集群延伸,从硬件设施建设为主向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营、信息化提升、社会化服务、加强政府监管和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多方面多领域扩展。
随着社会对冷库运营的安全性关切度的逐步的提升,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氟-二氧化碳复合系统(复叠系统和载冷系统)得到积极推广应用;制冷系统全自动运行以及冷库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冷库的安全性和操作效率;货架的应用显著增加,并朝着高货架、全自动的方向发展;绿色节能的理念在冷库建设中受到关注,一些新建项目要求按照LEED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做设计;变频控制、冷凝废热利用、感应式LED照明等成熟节能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新型保温材料等新的节能措施开始得到应用。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不均衡,东西部之间、主产地和主销地之间冷链设施、冷链公司数和服务水平相差较大。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以及京津冀经济圈等多项国家战略,促进形成东西部联结、南北方贯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全国范围内大流通、大物流格局的形成。冷链物流行业投资大、资金回收慢,要更看重战略规划,根据当地资源情况、交通条件、消费需求,做好市场调研和前期策划,合理确定项目规模。根据土地状况和经营模式,合理选择冷库型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注重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以及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络建设,打造完整的食品冷链流通体系。
相比普通高标库,冷库投资和建造更复杂,管理和运营更精细化,收入更多元,对投入资产的人而言其前期项目投入更大。同时,不一样的冷库其可投资性也大相径庭,从投资方面出发,功能型冷库(如配送型冷库和分拨型冷库等)承担存储、分拨、配送和加工等功能,更具通用性,可投资性更强。
冷链物流涵盖冷冻加工,冷藏贮藏,冷链运输和冷链销售全过程。冷链行业景气度提升会带动冷库,冷藏运输车和速冻设备等冷链设施设备受益。冷链物流的主要设施包括冷库或低温物流中心、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包括中央厨房)、冷藏运输车、超市陈列柜等。而在冷链物流的所有环节中,冷库是最核心的设施,其投资在冷链建设的占比中也是最高的。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对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慢慢的变大;以及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加强,很多食品需要在生产、储存、运输等全过程冷链,促进了对冷库需求的增加。
物联云仓仓储大数据云平台全新上线冷库数据,以城市为单位,提供标准化与定制化的数据服务,助力冷链物流行业数字发展,通过海量数据支持决策,洞察冷链物流市场,抢占先机。
仓库数据维度丰富,全方位、多角度定义冷库。平台数据每个冷库独立建档,定期更新,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同时为每个冷库建立档案,保留每次更新记录,让数据可溯源、可预测。
冷库数据严格采用业主上传、线上审核、现场认证的方式,通过严格的审查机制与遍布全国的渠道人员,保证数据的一手性与真实可靠性、高质量。
物联云仓数字研究院仓储大数据平台上线的冷库数据可助力企业全方面了解冷库仓储分布、冷库仓储实时价格、冷库仓储空置率情况等,助力企业在冷库仓储布局、租金定价、招商方面等做出决策。物联云仓数字研究院规划咨询服务支持市场报告定制服务,多个权威专家对仓储数据来进行分析、预测,并给出有效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联系物联云仓申请预约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