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于去年10月投用了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上海嘉定亚洲一号三期,经过半年多发展,该无人仓已成为第一个规模化运行并实际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全流程无人仓,目前承担着华东地区每天20万单3C电子科技类产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物流分拣打包工作。
5月24日上午,该无人仓首次对外开放接待媒体参观。在今年的618来临之际,京东对外展示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无人仓系统,除了造势,更多的也让世界看到了其引领全球智慧物流未来的决心。
经过可谓严苛的安检和着装审核以后,参观者才得以进入无人仓工作区。从现场来看,这个占地40000平米的无人仓工作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仓储+“入库+分拣+打包“+出库,而这整一个流程中到处都是机器人机械臂的身影。
在仓储区域,大量商品分类存储在集约箱中,一旦有订单产生,其将由传送带和机器手拣出需要的商品,送到”入库+分拣+打包“区域,进行整理打包并贴上信息,剩下不需要的货品则再次由传送带运回仓库。记者发现,仓储区为无光区域,可大面积节约用电。
随后来到分拣区,记者看出有三种类型的AGV各司其职,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300多个“小红人”AGV,它们负责将小包裹按照订单地址投放入不同的转运包裹中。据介绍,这些极具京东色彩的小家伙工作速度为每秒3米,这是全世界最快的分拣速度,如果“交通”拥堵,它们会自动“避让”,也会根据现场分拣量自动选择歇脚还是工作;如果没电了,它们也会自动去靠墙的充电桩充电,体力恢复超快--充电10分钟可工作四小时。
随后就由中型AGV完成第二轮分配和打包,大型AGV则直接把最后要送往京东终端配送站点的大包裹送上传送带。而传送带可以直接从库房内延伸至库房外的运输车上。再接下来,就是运输车与终端配送人员的合作,把包裹分别送到消费者手上。
无人仓负责人蒲浦江和记者说,在这一切操作的背后,控制全局的是京东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它在0.2秒内可计算出300多个“小红人”运行的680亿条可行路径,并做出最佳选择。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反应速度0.017秒,将运营效率提升3倍,均为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京东还首次公开了无人仓的世界级建设标准。经过十余年的物流经验积累和无人仓的建设实践,京东物流俨然已成为智慧仓储的核心代表。
现场,京东物流首席规划师章根云现场从三个层面对标准作了解读:“作业无人化”、“运营数字化”和“决策智能化”。在作业无人化方面,无人仓要具备三“极”能力,无论是单项核心指标、还是设备的稳定性、各种设备的分工协作都能达到极致化的水平。
在运营数字化方面,无人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最能体现其智慧化的地方,并不是其按照指令做相关操作、执行的能力,而是其自主决策,判断,纠错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运营过程中,与面单、包装物、条码有关的数据信息要靠系统采集和感知,出现异常要自己能判断。
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仓储是核心环节,无人仓的智慧化,在于能够驱动上下游的协同决策,它的数据能让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的配送做到更及时的响应,快速地决策调整,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全供应链的共同协同、共同智慧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是开放的、没有边界的,只有开放才能实现共商,才能在共商中产生共识。京东物流向业界输出无人仓的建设标准,将使产业内的每一个企业都享受到智慧物流发展的成果,将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全面领先世界”。
除了智慧物流技术的纵向拔高,京东对于物流仓储的横向布局也在大举进击。除了拥有的500多个仓库以外,京东目前在全国布局亚洲一号已从当年的上海1座扩展到上海、广州、武汉等八大城市的9城14个项目。京东物流也表示,未来五年还将在全国30多个核心城市陆续建造亚洲一号,实现对全国七大区域的智能化仓储的全面辐射,以期将智慧物流技术常态化。
据记者了解,亚洲一号是京东自建的亚洲范围内建筑顶级规模、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智能物流项目之一,通过在商品的立体化存储、拣选、包装、输送、分拣等环节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管理系统,来减少相关成本和提升效率。同时,京东物流根据全国各个区域的商品属性和分拣需求来做统筹规划和布局,针对性地解决大、中、小件订单不均衡,场景复杂的难题,实现物流综合解决能力的有机匹配和全方面提升。例如,此次参观的无人仓就是集中了70%左右的手机等小型订单的分发。
自建物流被视为京东核心竞争力之一,“亚洲一号”更是被作为京东的旗舰工程和“秘密武器”。
章根云也表示:“我们从2010年启动“亚洲一号”自建物流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和铺垫,目前“亚洲一号”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京东业务的不断拓展,未来客户对我们的需求会更大。而“亚洲一号”作为我们领头仓储基地,也是我们智慧物流重点布局对象,未来我们将会把京东无人仓的智能化技术推广到所有的“亚洲一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