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迷蒙,在武汉西南隅的通顺河畔,微风拂柳,河岸渐绿。驱车驶过通顺河大桥,记者来到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里,中试产线建设和厂房改造正如火如荼:电子氟化液项目已完成第三条产线的合同签订,正进行前两条产线月份实现三条产线的正式投产;固态电解质和导体隔膜项目,已完成3条产线设备的订购,工人们正在搭建生产车间……
“高端电子氟化液项目,聚焦国家‘双碳’战略,完成中试创新扩大后,有望实现电子氟化液的规模化国产替代,将应用于新一代氟化物灭火剂、数据中心冷却液和芯片半导体清洗等领域,为我国的新能源与半导体产业链筑起安全屏障。”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曹元成说,高端电子氟化液新材料关键技术及国产化替代项目,是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入驻的首条中试生产线,将加速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中试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末梢神经”?曹元成解释说,通常来说,在学校研究时主要是验证基础理论,小试验证工艺,中试验证产业生态。中试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必经之路,是技术转换资本的前提,很大程度上决定科技成果能否真正投入市场。所以说,中试熟化是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的重要路径。
“中试环节,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产线搭建、水电气走线、环评、安评,与大的工业化生产线筹备是一样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江华介绍,业界常说,中试环节,高校、科研院所不愿做,中小企业做不了。因此,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经开区携手打造中试基地,正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把武汉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胜势,为快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而进行的探索。
2022年5月,武汉经开区携手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汽车、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化的经济等产业,打造中试平台集群,以产生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培育孵化一批高质量企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这在国内并不多见。首批遴选华中科技大学2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入驻中试基地。
“在我们四处奔波找场地搞中试时,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申请获批后,研究院给了我们很好的条件与便利。”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文介绍,团队不断攻克超离子导体固态电解质技术瓶颈,率先开发出第三代微纳陶瓷超离子导体隔膜。目前,正在开展多功能导体隔膜中试及产业化。
从海外回国的朱文说,电池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典范。以前在国外做科研时,有些设备和原材料必须在国内才能买到。归国后,有一种奋进昂扬、甩开膀子加油干的氛围,甚至有种后悔回来晚了的感觉。朱文所开展的多功能导体隔膜中试及产业化项目,与武汉经开区“中国车谷”定位高度契合。“这一个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对解决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和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我们目前搭建的是百吨级的中试产线,今后市场化的话,可能是万吨级生产线。”朱文介绍,产品将应用于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
“研究院构建中试平台集群,快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大家把论文写在车间里,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李江华表示,接下来,研究院将围绕中试熟化、孵化培育、资本加速三大核心功能,打造集空间支持、工程验证、专利导航、创业辅导、融资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实现中试熟化在基地、产业落地在园区。
武汉经开区把科学技术创新的第一生产力变为“二次创业”腾飞的“最大推动力”。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数字化的经济等领域,武汉经开区正在迅速搭建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2022年,武汉经开区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科创平台达到87家。今年,武汉经开区力争新增10个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引育12个中试平台。